RZ8644(GX)光纤通信综合实验箱有很强的信道编码实验;CMI、5B1C、5B6B、加扰解扰等线路编码功能;增强了复接解复接功能、信令功能、系统性实验功能,在信令的支持下能完成平台间的电话呼叫接续系统实验;增加了液晶键盘控制,取代原有的接插件;光输入、输出接口均设计朝外,方便连接其它光器件;留有硬件扩展接口,可选配LED或LD性能测试模块,具有无光告警、自动功率控制APC等功能。实验平台布局美观、结构紧凑、并附有机玻璃保护。适合各大院校光通信专业的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教师和相关的科研技术人员使用。
一、技术参数
1.光端机三对:1310、1550、850各一对(850为多模,选配);
2.1310用收发一体式;1550用LD激光器和LD光检测器及分立元件组成;850用LED发光器和检测器及分立元件组成;实验箱光端机配置齐全。
-既有一体化光端机,又有分立器件组成的光收发模块;
-有数字光收发模块,有模拟光收发模块端;
-有单模光纤传输模块,有多模光纤传输模块;
3.实验箱信源至电接口、电接口至光接口、光接口至光通路均分开,有助学生理解通信系统;
4.内置误码测试仪功能,无需外配误码仪,性价比高(测光接收器灵敏度和光器件插入损耗等)。
5.数据接口齐全,留有计算机RS232串口和USB接口,可完成异步数据的光纤传输和数字图像光纤传输。
6.模拟/数字电话光纤传输,带完整的电话呼叫接续功能,能在两个实验箱间进行4方呼叫通话。
7.带有标准E1接口,线路时钟可编程(从1个时隙至32个时隙即64KHZ---2048KHZ可编程),复接数据时隙可由PC机配置。
8.数字信号产生及码型变换和同步时钟均由CPLD可编程器件实现,性能稳定。
9.有HDB3、AMI、CMI、5B1C、5B6B码型实验。 10.具有扰码解码功能。
11.留有硬件升级接口,可选配半导体LED(850nm)+多模光传输模块。
13.具有模拟图像光纤传输功能(LED选配模块,需配摄像头、监视器)。
14.采用液晶键盘显示管理实验参数,取代原有的接插件,实验方便直观。
15.光端机的光输入、输出接口都由尾纤、法兰引出,有效的防止实验操作时对光端机的物理损伤。
16.平台上的电信号、光信号接口均对外开放,实验者可自行连接电信号、光信号,构建各种方式的通信系统,增加了实验者的动手机会,加强了实验的参与性。
17.整板采用有机玻璃覆盖保护,便于实验室管理。
18.平台上有CPLD、MS-51单片机、电话呼叫系统、液晶键盘、计算机串口、USB接口等资源,满足学生的软硬件的二次开发需求。
二、实验内容
第一章 光纤通信认知实验
实验1 光纤、光缆的识别实验
实验2 电光、光电转换传输实验
第二章 光发射端机指标测试实验
实验1 数字光发端机的平均光功率测量
实验2 数字光发端机的消光比测量
实验3 半导体LD光源的P-I曲线绘制实验
实验4 自动光功率控制(APC)测试
第三章 常用光无源器件测试实验
实验1 光纤活动连接器
实验2 光衰减器的性能指标测量
实验3 光隔离器的性能指标测量
实验4 波分复用器的性能指标测量
实验5 光分路器的性能指标测量
第四章 光接收端机指标测试实验
实验1 数字光收端机的灵敏度测量
实验2 数字光收端机的动态范围测量
第五章 电信号传输编译码原理实验
实验1 AMI/HDB3编码原理实验
第六章 光传输线路编译码实验
实验1 CMI编译码原理及光传输实验
实验2 5B6B编码原理及光传输实验
实验3 5B1P编码原理及光传输实验
实验4 加扰、解扰原理及光传输实验
实验5 光纤信道眼图观察
第七章 光纤传输系统综合实验
实验1 模拟/数字电话光纤传输系统实验
实验2 计算机数据光纤传输系统实验
实验3 数字图像光纤传输系统实验
实验4 数字时分复接系统光通信实验
实验5 E1数据光传输实验
实验6 SDH段开销字节观察实验
实验7 SDH高阶通道开销字节观察实验
实验8 SDH低阶通道开销字节观察实验
实验9 SDH帧的复用与定位
第八章 光纤通信二次开发
实验1 光纤传输线路编译码开发
实验2 RS232数据传输开发
实验3 USB数据传输开发
实验4 时分复用解复用开发
实验5 数字锁相环开发

三、选配资源
-模拟摄像头、监视器
-半导体LED+多模光传输模块(850nm)
-光功率计,要求:波长1550/1310/850nm; FC/ST或万能接口。
-波分复用/解复用器一对(配法兰),要求:波长1550/1310;FC接口。
-可调衰光减器,要求:接口FC。
-光分路器,要求:中心波长1550/1310;分光比50.0%。
-小电话机单机,要求:2部,带按键、水晶头连接线。
-数字示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