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工科类创新实验教学、科研开发20余年!方案覆盖嵌入式、IOT、AI、机器人、集成电路、新能源等领域。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信息 >> 全部产品
电子基础专业教学设备
通信专业教学设备
人工智能AI/机器人
智能感知/物联网
微电子/电子系统设计
电气/机电/智能制造/新能源
汽车实训平台
生物医学教学平台
虚拟仿真教学软件
开发板系列
仿真器系列
各类下载线
编程器系列
CPLD/FPGA开发工具
创新应用模块
3D打印设备
数据采集
测试测量工具
各类转换接口卡模块
传感器
电源模块系列
工业互联网/物联网通信产品
实验室建设方案


 
产品名称:百度Apollo智能网联自动驾驶人才培养解决方案
产品报价:暂无报价
联系咨询:010-82608898 13521826485  马上联系
 
 
  - 返回 -
   
一、行业背景
1.1 智能网联汽车行业政策背景
1.2 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发展趋势
1.3 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市场规模

二、教育背景
2.1 智能网联汽车行业人才现状
2.2 智能网联汽车行业人才需求
2.3 智能网联汽车行业人才现状
2.4 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三、合作规划

四、智能网联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五、智能网联汽车专业课程建设
5.1 公共基础课程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将思想政治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育、军事理论与军训、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列入公共基础必修课;并将党史国史、劳动教育、高等数学、公共外语、信息技术、创新创业教育、职业素质教育等课程列入公共基础必修课或选修课。其中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岗位认知、职业素质教育等课程等可引入百度职业素养课程,使学生在校期间掌握企业基本组织、沟通、管理等职业素养。
5.2 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可根据院校及专业特性需要,包括:智能网联汽车概论、智能网联汽车线控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感知技术、自动驾驶软件系统、智能网联汽车集成与测试C-V2X 车路协同技术等课程。
5.3 专业拓展课程
专业拓展课程包括:嵌入式单片机系统、Python 程序设计、数据标注工程、高精地图生产与维护技术、智慧交通技术及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视觉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等)、云计算技术及应用、汽车电控技术、汽车智能改装技术等。
5.4 课程资源类型
根据院校教学需求,围绕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核心课程,配套教学活动、实践活动,配套课程教学大纲、项目任务制教程、教学PPT、考试题库及教学视频等融媒体资源,为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教学技术提供便利方案。
5.5 建议教学计划进度表

六、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实践基地建设
以岗位技能为核心,以百度为技术平台,以工程技术实践能力培养为出发点,构建一个集教学、实训及创新于一体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实训基地,包含智能网联汽车教学与仿真实训室、关键技术实训室、整车技术实训室、创新应用实训室、车路协同技术中心共5 大实训室,覆盖智能网联汽车的全景学习、技能实训及创新应用等体系化的内容,体现“学以致用”创新型生态空间构建思维。
6.1 教学与仿真实训室
包含布局效果、设备清单、核心产品简介。
6.2 关键技术实训室
包含布局效果、实训项目、设备清单、核心产品简介。
6.3 整车技术实训室
包含布局效果、实训项目、设备清单、核心产品简介。
6.4 车路协同技术实验室
包含布局效果、实训项目、设备清单、核心产品简介。
6.5 自动驾驶虚拟仿真实验室
包含建设说明、建设框架、 建设内容、建设价值。
6.6 校园智能网联产业实践示范基地建设
包含功能简介、 建设内容、应用场景、主要配置。

七、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师资团队建设
智能网联汽车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阵地,涉及车辆工程、机械设计、智能控制、信息通讯、传感技术、电子工程等多领域技术融合。智能网联汽车专业的设立使得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及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面临巨大挑战。百度协同院校,把职业标准、教学标准、技能标准、企业先进技术等融入师资培训体系,开展师资培训班、教师专业学习社区及Apollo 名师认证等计划,通过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培训、结对学习等种灵活的研修方式,提升教师专业技术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助力院校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快速发展。
7.1 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建议)
7.2 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师资培训计划
7.3 智能网联技术教师专业学习社区
7.4 加入百度名师认证计划

八、校企合作预期合作效益
百度作为自动驾驶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旨在发挥科技企业责任,携手生态合作伙伴,以岗位技能为标准,校企协作,构建1 套“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引企入教”,开展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改革,任务式、项目式等培养模式改革,促进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衔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融合。并积极参与院校智能网联相关专业建设、课程资源开发、课程体系设置、教学研讨、实习实践及学生就业等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培养符合智能网联、智能交通产业需求的多种复合型人才。
8.1 形成以产业实践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
8.2 打造以岗位技能为核心的教学实训课程体系
8.3 建设教学、实训及创新一体化的智能交通实验实训基地
8.4 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智能网联、智能交通方向师资队伍
8.5 实现创新型学生培养与行业人才输送无缝对接
8.6 搭建公共实训服务能力对接行业人才发展


 
   
销售电话:010-82608898     技术支持:82608898-800    Email:sales@gexin.com.cn
Copyright © 2012-2024 版权所有:北京革新创展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004067号-1